济宁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2010年—2014年)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利用5年时间,即到2014年,我市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利用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我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九大地方品种的保种场、划定保种区,建立保种技术队伍。制定保护措施,逐步实现地方畜禽品种,尤其是濒危品种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达到保种基本要求。
2.建立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以地方畜禽品种核心群为依托,建立扩繁群,形成生产群;确定杂交商品生产模式,开展杂交利用,逐渐实现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产业化,打造地方品种品牌。
3.建立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投入体系。制定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扶持政策,多方面融资,确定承担保护开发企业,引导形成以开发促保护的运转机制。
4.建立地方畜禽品种科技开发体系。搞好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科技体系和人才队伍。
5.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随时掌握畜禽遗传资源状况。
6.建立畜禽种质资源档案信息体系。以畜禽品种保种场为基本单元,建立起品种资源档案动态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及社会化利用。
(二)基本原则
结合我市特色现代畜牧大市建设,坚持以下原则搞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1.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保护和开发,形成多元化保护与开发的局面。
2.统筹安排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市里制定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县市区也要有相应计划,二者相互衔接,针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任务,明确各级应负的责任。
3.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促进保护,通过有效地保护支撑起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4.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既要发挥保种场、保护区等传统保种方法的优势,又要利用冷冻胚胎、冻精等现代保种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开展保护。
5.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在搞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研究、技术推广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方式的创新,形成合力,协同促进。
二、保种利用形式与方法
(一)对基础较好、数量较多、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汶上芦花鸡,在加强保种选育的同时,应加快开发利用步伐,尽快形成产业化。一是加大本品种选育力度,淘汰不良个体,提高种质质量,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二是利用现代育种手段,培育高产、优质,具有产品特色的新品系、配套系。三是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为基础,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各具特色的“名、优、特、新”畜禽产品,达到以开发促保护的目的。
(二)对数量较少的品种,如济宁青山羊、大蒲莲猪,重点做好品种保护和选育扩繁工作,增加种群数量,提高品种质量。在种群达到一定规模时适度进行开发。
(三)对种群数量少,且没有建立正式保种场的品种,如济宁百日鸡、金乡百子鹅和泗水裘皮羊,要抓紧开展品种收集,尽快建立正规的保种场,有计划地进行品种选育,提高品种纯度,扩大种群规模。
三、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
加强保种场和保种核心区建设。保种场建设重点是畜禽组群、畜禽舍改扩建及仪器设备购置。各品种保种场和保种核心区主要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如下:
1.鲁西黄牛
以梁山鲁西黄牛原种场为依托,开展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重点实施好“优质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及产业化项目”,目标是:到2014年,梁山鲁西黄牛原种场存栏种子公牛20头,种子母牛200头,核心群母牛2000头,在梁山、嘉祥、汶上设立鲁西黄牛保种核心区,即建设优质鲁西黄牛繁育小区 100处,每个小区饲养2 O O头鲁西黄牛基础母牛,共繁育鲁西黄牛基础母牛2万头。高档鲁西黄牛育肥基地3处。全市年出栏高档肉牛5万头,普通肉牛l 5万头。
建立以常规育种为基础,以超声波活体测体膘技术,分子标注辅助选择为依托的三位一体肉牛育种技术创新体系,配合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立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许尚忠研究员等专家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开展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
2.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采取本品种选育,在体尺、体重提高的同时,要和改善其肉用体型结合起来,要重视前胸和后躯的发育及肋骨开张的程度,使其尽量向肉用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大高繁品系培育利用。以嘉祥种羊场为依托,做好保种选育工作。建立“以场为主,场户结合”的三级繁育体系,即种羊场设立核心群和繁育群,社会上选择重点区域建立生产群,通过统一选育方案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育种模式。嘉祥种羊场基础母羊数量,2012年达到1500只,2014年达到3000只。在梁山、嘉祥设立小尾寒羊保种核心区。
核心群:集中小尾寒羊品种内品质最好、符合选育目标的优秀个体,以选育提高为目标,逐步培育高繁殖力和体重大2个品系。核心群占种羊场内基础母羊数量的30%,即2014年达到900只。
繁育群:主要由特级、一级母羊组成,性能表现较为突出。以扩繁推广为主要目标,推广面以生产群及其它产区羊群为主,兼向全国各地输出种羊。繁育群占种羊场基础母羊数量的70%,即2014年达到2100只。
生产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保种核心区和一般产区羊群。保种核心区以群选群育和繁育推广为主,接受种羊场技术指导。一般产区羊群(包括场区周边其它县市区)以商品生产为主。在开发利用方面,一是利用肉用绵羊品种开展经济杂交,进行肥羔生产,2012年生产肥羔15万只,2014年30万只;二是研究开发小尾寒羊系列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3.济宁青山羊
济宁青山羊性成熟早、繁殖率高、肉质好、风味独特,适应性强。缺点是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今后青山羊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其优良性状,经过本品种选育进一步提高青猾皮和板皮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选育或杂交育种,提高其肉用性能,保持羊肉独特的风味,以适应市场需要。重点工作是保种选育和扩繁。在现有济宁青山羊原种场和梁山黄河青山羊保种场的基础上,加强济宁青山羊基础群和核心群建设。2012年基础群达到2000只,其中核心群达到600只,繁育群1400只;2014年基础群达到3000只,其中核心群达到900只,繁育群2100只。
在梁山、嘉祥、金乡设立济宁青山羊保种核心区,即选择10个重点乡镇。到2014年,每个乡镇饲养青山羊基础母羊1500只,每年繁育推广青山羊5万余只。
在重点搞好保种选育和扩繁的同时,开展青山羊产品开发,生产风味食品。
4.微山麻鸭
该品种今后的发展,一是加强本品种选育,通过选育可培育出高产系、绿壳蛋系、蛋大系;二是适当导入高产鸭血统保持蛋大质优的优势,克服产蛋量偏低的缺陷,培育出产蛋量多,蛋大质优,适应性更强的优良品种。
在微山麻鸭原种场扩建核心群,2012年达到3000只,2014年达到5000只。在沿湖和湖内的微山岛、大捐、马口等地建立保种扩繁群10个,到2014年每群种鸭1000只,共1万只,年可向社会提供鸭苗100余万只。
以微山麻鸭原种场为依托开展微山麻鸭选育和新品系培育,以微山县湖产加工总厂等单位为依托进行微山麻鸭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
5.汶上芦花鸡
芦花鸡按照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可分别选育蛋用型和肉用型两个品系,并有计划地进行杂交组合,选择适应本地的高产、稳产配套系,其巾,蛋用型着重强调繁殖性能好,肉用型着重强调早期生长速度快。对其保种选育可分两级:一级为原种核心场,主要任务是按品种标准选育提高,提高原有种质水平:二级为繁育场,主要任务是从一级场中获得原种后,迅速扩大数量,继续提纯复壮,保证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鸡种,供生产场开发利用。
加强汶上芦花鸡保种场建设,2012年保种核心群达到3000只,2014年达到8000只。在汶上县次丘镇、寅寺镇、白石乡、郭仓乡等地建立4个扩繁场,2012年饲养种鸡1万只,年为社会供种苗100万羽;2014年饲养种鸡5万只,年供种苗5 00万羽。在次丘镇、寅寺镇、白石乡、郭仓乡等重点乡镇建立资源保护区,并形成芦花鸡生产基地,带动全县芦花鸡的生产发展。进一步扩大“汶上芦花鸡”产品商标的知名度,开发出更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
6.大蒲莲猪
对大蒲莲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分两步走,首先加强保种选育工作,通过扩繁增加数量,通过选育提高品种质量;二是在选育扩繁的基础上,培育优质肉猪新品系,即适当导入国外瘦肉型猪血统,提高大蒲莲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培育成兼有大蒲莲猪和瘦肉型猪优点的蒲莲猪新品系,为优质肉猪生产提供母本。
大蒲莲猪的保种方法即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尽量控制群体近交增量为原则,通过增大群体有效含量,确定合适的公母猪比例和留种方式,避免近亲交配及延长世代间隔来实现。为增大群体有效含量,一方面,扩大现有保种场群体数量,到2012,大蒲莲猪保种场基础数量达到300头,2014年达到500头。另一方面,在嘉祥县选择3—4个乡镇作为保种核心区,加大纯种扩繁,2014年保种核心区基础母猪数量达到5000头,年繁育仔猪10万头以上。
与省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优质肉猪新品系培育和产品开发。
7.济宁百日鸡
济宁百日鸡体重轻、耗料少,是一个以蛋用为主的小型地方品种,且肉质鲜美。其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特别是罕见的早熟性状,是培育高产、早熟蛋用型鸡的宝贵素材。但因该鸡种未经过系统的选育,蛋重小,羽色杂,个体间性成熟时间和产蛋性能悬殊较大,种鸡纯度较差。今后应加强选育,提高鸡种纯度,坚持蛋用选育目标,分别建立早熟系和高产系,使其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
当前,应突出百日鸡的保种,组建百日鸡保种场,建立核心群,开展纯系选育,培育4个新品系,按照百日鸡主要的4种羽色,确定黄麻、黑麻、黄羽、花羽4个纯系。每个纯系由60个家系组成,公母比例1:10,每只母鸡后代留下4~6只母雏、2~3只公雏组成观察群,产蛋观察群确定为每个品2000只母鸡,后备公鸡1000只。公鸡留种率1%,母鸡留种率在30%。通过5年的选育,培育出外貌特征、体型特征基本一致的优质抗逆抗病肉鸡品系4个。
建立百日鸡保种场,2012年保种场核心群达到3000只,2014年核心群达到8000只。在任城区、市中区建立百日鸡保护区,建10个扩繁群,到2014年每群2000只,共2万只,年提供种苗200万只。
8.泗水裘皮羊
今后裘皮羊的发展方向应是巩固提高裘用、皮用性能,增强肉用性能。一是在坚持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可适当导入外血(如小尾寒羊),以增大体格,提高产羔率,改善肉用性能,培育泗水裘皮羊肉用品系。二是开展经济杂交,以泗水裘皮羊(或裘皮羊二元杂交母羊)为母本,以小尾寒羊或肉用型绵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
建立泗水裘皮羊保种场,到2011年保种基础群达到500只,其中核心群达到160只,繁育群340只。2014年基础群达到700只,其中核心群达到250只,繁育群450只。在泗水县中册镇、高峪乡、泉林镇、泗张镇、苗馆镇、圣水峪乡等乡镇设立泗水裘皮羊保种核心区,种群达3万只。
9.金乡百子鹅
对该品种进一步加大保种选育力度,建立专门化保种场,组建保种核心群,加强选种选育,提纯复壮,选择优秀个体,扩大种群,繁殖推广,发展百子鹅饲养基地,逐步增加社会饲养数量。
由于百子鹅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宜采用“同质选配"的方法选育,提高品种整齐度,使有益性状逐步巩固下来。其经济性状,如产蛋量、蛋重等的选育,也要根据“提纯选优,去杂除劣”的原则进行。根据百子鹅品种生产性能特征,确定选育目标,正确选择与合理开发。主要采用家系选育和闭锁选育的方法,结合分子标记等先进的育种手段,选育出体型紧凑,产蛋量高,抗病力强,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适应性广的优良的地方鹅品种。
按照百子鹅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可分别选育蛋用型和肉用型两个品系。在进行外形特征选择的基础上,选择品种特征明显、健康的公母鹅进行性能测定,根据性能测定的结果,确定组合家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蛋用系和肉用系。按照百子鹅主要的2种羽色,确定灰羽、建立百子鹅保种场,2012年核群达到3000只,2014年达到5000只。发展百子鹅良种繁育基地,在金乡、鱼台两县建立保种区,发展二级繁育基地,种群达2万只,年推广种苗120万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成立济宁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要根据全市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实际,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外地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先进经验,组织聘请专家制定地方畜禽保护开发方案、选育路线,研究落实各品种的保种选育措施。
(二)建立品种保护与开发的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一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品种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的技术队伍。由于这项工作的技术性较强,人才队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障。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这项工作后,有的不懂品种保种知识,盲目开发,造成品种的混杂。二是要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原来国有保种场的那种吃“大锅饭”、责任不到位、人浮于事等问题必须得到彻底解决。引入民营企业管理机制,促进保种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确定每个品种的保护开发工作重点。根据目前九大地方畜禽品种的现有数量和保种状况,对基础较好、数量较多的品种,加快开发利用步伐,尽快形成产业化;对已有保种场、但数量较少的品种,要采取措施,增加种群数量,开展选育工作;对没有建立保种场的品种,要抓紧开展品种收集,尽快建立品种保护场。
(四)加强对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动态监测。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资源变化动态信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数据库。根据种质研究进展,从遗传基础上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弄清每个地方良种的特色性状,加强特色性状的特有基因资源的挖掘。
(五)加快综合保护、开发利用。要在现有活体保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应用胚胎超低温保存、DNA保存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畜禽品种的保护。要积极开展地方畜禽品种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推进品种保护标准化。在做好地方畜禽品种保种的基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内引外联,充分利用我市地方品种传统的品牌效应,积极研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品牌产品,变品种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六)加大投入。要把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地方畜禽品种的主要产区扶持规划建立保种场、繁育场、保护区,并给予固定长期的资金扶持。对已列入国家保护的品种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对其它品种在选育和建场方面市财政予以一定扶持和奖励。同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吸收民间资本,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畜禽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地方品种的商品潜力,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