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上县次丘镇河里村汶上芦花鸡放养基地,山东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玉米地里养起了汶上芦花鸡,利用生物学理论实现科学、环保、生态、绿色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养殖基地看到,5000多只汶上芦花鸡全部散养在50多亩玉米地里。“玉米地里养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鸡在玉米地里吃杂草、虫子,即节省了饲料,又省去了给玉米除草、捉虫;鸡粪可以肥田,一亩地还能省200多元的化肥钱;散养的鸡肉质好、营养高,再加上汶上芦花鸡的优良品质,价格是普通肉鸡的四倍多,市场欢迎,效益好。”公司董事长贾正国说。笔者了解到,由于是玉米地里散养,省了不少事,每天也就是加些水、加些料,饲养的5000多只鸡,一个人就能忙过来。
今年7月初,贾正国开始尝试在玉米地里放养汶上芦花鸡,在地中间建起了鸡舍,四周拉上2.2米高的丝网,以防鸡群外逃。当玉米长到1.2米以上时,放进50-60日龄的汶上芦花鸡半成鸡。由于田间环境好,通风透光,汶上芦花鸡成活率高,不易得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需按时给鸡更换饮水,省工省时又省力。另外汶上芦花鸡野性十足,觅食能力强,田间的害虫和杂草等成了芦花鸡美食,这样一来玉米地不需打药、除虫、除草,二来,减少了打药的开支,又不污染粮食,而且节约了饲料,降低了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据了解,每亩玉米地可放养100-300只左右,可产生鸡粪便500公斤,这种“农业—牧草—畜禽”生态循环链,即节约了资源,又使芦花鸡肉质更佳。谈起农田养鸡的体会,贾正国不禁感慨:“我们在传统放养模式引入现代养殖理念,这种生态循环养殖带来的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仅芦花鸡养殖这一项就是农田实现每亩年增收10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