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重点,构筑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一是严格抓好养殖场监管。对全县500余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摸排、登记、备案,抓好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投入品监管和规模养殖场规范建档工作,加强官方兽医驻场监督。二是突出抓好集中免疫。科学制定免疫计划,强化技术培训,逐村、逐场、逐户做好集中免疫,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三是加大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全面实施兽药GSP认证企业巡查制度,落实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每月1次的巡查制度,确保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得到全面执行。严厉打击游医、无证、经营伪劣兽药等违法行为,对未通过兽药GSP认证的企业实行依法关停取缔,有效维护了兽药饲料经营市场秩序。四是严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户)登记造册,组织人员分乡镇对辖区内病死畜禽处理情况实施监管。新建无害化处理中心,对病死畜禽统一进行收集处理,有效防止了病死畜禽流向餐桌。
二、严把关口,抓好畜禽检疫监督。一是加大产地检疫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动物出栏报检制度和电子出证制度,切实做到有出必检,有效防止了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的传播。二是做好屠宰检疫监管。对全县A级屠宰企业和禽类屠宰企业派驻了驻场官方兽医,B级屠宰企业由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派驻检疫员到场检疫。严防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要求屠宰企业完善各项台账记录,做到溯源记录规范完整。
三、统筹兼顾,抓好畜禽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一是加大对畜产品经营、交易场所的检查力度。对全县的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动物定点屠宰场点及肉品经营摊点进行集中检查,进一步规范全县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抓好畜禽产品检测抽样工作。投入专项资金,定期、不定期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抽检监测。目前,共完成省市县抽样检测工作任务190次,抽检种类涵盖肉、蛋、奶、兽药饲料等,合格率均为100%。
四、强化执法,构建畜牧执法监管新格局。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执法队伍,多方筹集资金,向执法工作倾斜。配备了执法车、摄像机、微机、照相机等取证器材,夯实了执法基础。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车辆10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900人次;联合县公安、食药局等单位出动执法次数达10次之多,查出违法案件5起,有力的打击了违法行为,维护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五、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方面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宣传月”、“3.15宣传日”等大型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养殖户、经营户中广泛开展国家畜牧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普及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知法守法意识。今年,在各项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各种明白纸、宣传资料9千余份,提供咨询服务2.7万余人次。大力营造政府重视,群众理解,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畜牧兽医监督执法工作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