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近年来失泄密案件分析中发现,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常识欠缺、保密制度执行不严是导致年轻干部发生失泄密问题的主要原因,值得反思与警醒。 案例一:遮挡密标,掩耳盗铃 2022年8月,某市直单位新选调干部孙某在周末值班期间接收到上级部门的涉密会议通知。孙某将密级标识遮挡后拍照,通过微信发送给梁某。梁某收到后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孙某删除,并向单位领导汇报。案发后,孙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所在部门负责人被给予批评教育处理。 案例二:无知无畏,自欺欺人 2021年12月底,某省直机关业务骨干赵某起草工作总结等多个综合类文稿。恰逢元旦假期,赵某擅自将多份涉密材料刻录,并通过单位互联网计算机上传至个人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以便回家使用。该涉密材料自动备份至计算机微信客户端文件夹中,在保密检查中被发现。案发后,赵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案例三:疏于管理,麻痹大意 2020年6月,某县委办公室秘书股股长小张在整理蒋某移交的涉密文件时,被领导临时安排外出,他随手将涉密文件放在了窗台上。回来后他忙于处理工作,将此事置之脑后,几日后才想起。最终,涉密文件未能找回。案发后,小张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调离工作岗位,相关责任人受到通报批评等处理。 案例四:主观臆断,投机取巧 2021年,某市直机关吴某收到一份上级印发的标注“内部”字样的工作方案,为方便起草落实方案,吴某使用手机拍摄文件,通过“传图识字”微信小程序扫描识别为电子文档。吴某后将起草的初稿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征求意见,被同事张某、廖某等多次转发,导致文件知悉范围扩大,给相关工作造成被动。案发后,吴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张某、廖某等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检查等处理。 风险分析 年轻干部违反保密纪律、触碰法律红线,主要有以下 3 方面原因: 保密意识淡薄。个别年轻干部未参加过保密培训或未接受过保密工作指导,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清醒认识,系统学习不够,对保密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不知不会,甚至发生违规行为而不自知。 保密责任落实不力。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年轻干部没有严格落实保密责任,对于保密纪律要求没有入脑入心。实际工作中,保守国家秘密让位于工作便利,对新形势下窃密泄密风险不了解、不掌握,甚至“拱手送密”。 保密制度执行不严。有的年轻干部认为保密违法违规离自己很远,对机关单位制定的保密制度和管理规定执行不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违规发送涉密敏感信息、随意在通信和交谈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给党和国家秘密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对策建议 年轻干部走上关键岗位、承接历史重托,要牢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的箴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材。 一要增强保密意识。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认清严峻形势,始终保持防微杜渐的清醒和如履薄冰的谨慎,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规章制度。要认真学习保密知识,自觉强化保密意识,掌握保密防范技能,坚决杜绝因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导致的失泄密行为。 二要提升防范能力。年轻干部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加机关单位的保密教育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涉密文件等保密管理要求,提升抵御泄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苦练能力本领,科学预判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失泄密风险隐患,并及时消灭风险隐患。 三要严守纪律底线。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要敢于说“不”,杜绝“事急从权”“与我无关”等错误心态,严守保密法律法规和机关单位日常管理规定,视保密制度为言行准则,使保密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素材取自中国保密在线网站(网址:http://baomi.org.cn)
|